南宁高考补习学校 就说上半年,先是票房冠军《犯罪都市2》;接着是票房亚军《魔女2》。 打斗堪比超英对决的《魔女2》 二者风格不同,但无疑都让观众过足了眼瘾。 这不,最近又出了一部动作新片,主角那叫一个装X,身手那叫一个利落。 剧情简单粗暴,堪称韩版《疾速追杀》+《飓风营救》! 所以说招不在新,管用就行。 是时候再感受一次视觉暴击了! 「非常杀手」 TheKiller:AGirlWhoDeservestoDie 2022.7.13 >>>>杀手与少女 这片剧情确实简单到过分。 一句话概括就是: 一个隐退的杀手,为了救一个少女,不仅灭了一个黑帮,还端掉了整个贩卖少女的供应链。 《大叔》:直接喊我名字吧 咱们再说细点。 杀手隐退后,房子大,妻子美,每天看书喝咖啡,生活平静。 一天,妻子要和闺蜜去旅行,闺蜜17岁的女儿没人照顾,寄宿杀手家里几天。 就这么几天,17岁少女闯了祸—— 凌晨被好友叫去嗨,谁知是被骗去卖。 好在杀手未雨绸缪,拿着追踪器及时赶到,把嚣张的小混混打得找不着北。 但也因此,杀手惹上了整个帮派,只能一次次深入虎穴,奋(轻)力(易)打倒敌人…… >>>>耍帅大师 要说《非常杀手》最大的看点,那必须得是——耍帅。 不管是动作场景,还是角色人设,都可以用这个词来形容。 先说动作戏。 电影虽然从头打到尾,却不是单一的拳脚交加,而是刀枪棍棒齐上阵,整得那叫一个花里胡哨。 就说枪,从小混混的菲律宾小手枪,到主角买的大家伙,光种类就看花了眼。 至于枪战戏份,片子非常有“JohnWick”风格。 比如两点式射击; 上:《非常杀手》下:《疾速追杀》 比如开枪果断,不给反派说话的时间,直接爆头。 上:《非常杀手》下:《疾速追杀》 咱们的杀手主角还十分擅长补枪。 反正宗旨就是“不浪费每一颗子弹”“死了也得来两下”。 除了枪战,肉搏戏也不是“真空”上阵,光武器主角就用了三种。 杀手标配的小刀,既能用刑,也能近战; 要么就抢下敌人手中的斧头,一击毙命。 再来,随手捡两根凳子腿,照样能打得一群人落花流水。 由于低成本制作,电影的打斗戏份基本都是在室内,血浆、枪口火焰等特效也有些low。 但多种武器的组合,让《非常杀手》的打戏风格多变、炫酷爽利,即使没有大场面,也不会看得太累(《灰影人》:有被内涵到)。 电影还直接cue了《大叔》(《孤胆特工》)。 许多情节也能看出致敬的意思。 比如甩飞刀; 三段刺人等。 打斗节奏也和《大叔》十分相似,都是“先群战后1V1”的模式。 导演崔在勋还善用跟随镜头+伪一镜到底的手法,让动作场景看起来流畅丝滑,紧张氛围十足。 片尾花絮里还能看到,46岁的主演张赫亲身上阵拍摄跳窗、跳楼等诸多戏份,还因此受了伤。 不仅如此,他还参与了电影的前期制作和动作设计过程。 说到张赫,正好我们来说说杀手这个角色。 虽说人设有些单薄,但架不住装X装的太有魅力了。 简约造型+超强身手+张赫的脸,谁能不爱? 杀手的几大特点。 他是咖啡狂魔,可以没老婆,但不能没咖啡。 别管是在家里呆着还是见客人,还是在杀人路上or杀人中or杀人之后,永远都云淡风轻地喝着自己的咖啡。 搞得不少观众都觉得这咖啡是不是电影的投资商。 第二点,杀人时永远面无表情。 别看手上毫不留情,脸上却永远都是一副冷酷无情的样子,就连声音都没什么起伏。 这种“看起来永远毫不费力”的状态更是凸显了杀手的厉害和强悍,也为耍帅程度再加一层。 第三点,就是反差。 在外能称王称霸,可在自家老婆面前,就是标准的“妻奴”,永远敢怒不敢言。 杀手还喜欢在心里碎碎念,面瘫的背后是一颗喜欢吐槽的心。 这种反差,体现在性格上就是外冷内热、嘴硬心软。 铁汉柔情,就算到了2222年也照样杀我好吗! 更过分的是,他居然还有定格pose。 借用《黑寡妇》的一句台词: 总之,耍帅这件事,真的让张赫装到了。 >>>>无脑爽片,逻辑下线 关于《非常杀手》的内容,可以用导演崔在勋的一段话说明: “我的目标是,在不需要过多思考的情况下,创作出能让人享受的动作电影,所以有意保持简单。” 导演崔在勋 翻译一下,别追求逻辑,看爽就完了。 电影的原版小说名为《该死的孩子》,不过估计编剧进行了不少的改编,总之剧情走向十分简单粗暴。 杀手为了刚认识的少女就能一路杀杀杀,惹下了这么大麻烦还能从警察那里全身而退; 手枪的子弹好像打不完,反派抓住主角非要单独拖到外面去杀等等。 说是“大叔配萝莉”,也更像保镖和大小姐。 全片让我觉得最有爱的一幕 诸如此类的槽点实在是数不胜数,不过导演自己也说“比起强大的情节,更专注于电影的娱乐性和趣味性”。 行吧,反正对我来说,娱乐性是妥妥够了。 当然,作为一部犯罪动作电影,“犯罪”自然是必不可少的。 从少女被骗做性交易,到杀人孤身一人深入黑帮,随着主角的抽丝剥茧,观众可以看到一条横向的跨国人口买卖和性交易犯罪链。 而上到参与买卖的大法官,下到贪污受贿的警察,纵向的政府腐败现状也十分清晰。 导演还意图构建一个《疾速追杀》式的黑色地下世界观,好比清理现场的清洁工; 上:《非常杀手》下:《疾速追杀》 买卖枪械的军火贩子等。 当然,因为导演的“重武轻文”,人物背后的情感支撑力不足,情节也有些简略和潦草。 不过看这构建的背景和设置的无数问号,或许续集也并非不无可能? >>>>一点总结 客观说来,《非常杀手》算不得佳片,它更像个套路怪,在其中你能找到很多其他商业片的影子。 这也是一部分观众不喜欢看的原因,看来看去都是这些东西,没什么新意。 但为什么一些观众依旧爱看? 说白了,因为这种直观的视觉刺激和简单的人物的人物设定,让观众不必去思考更多,只需要输出单纯的情绪。 导演崔在勋非常喜欢使用慢镜头 能感受到“爽”“帅”“燃”,这片的目的也就算达到了。 另一方面,观众看这种暴力动作爽片,更像是一种精神发泄。 毕竟作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,我们必然不能跑到街上去打人。 再说社畜打工一天,好不容易摆脱老板的连环call,看这种无脑爽片才够解压。 所以只有95分钟的《非常杀手》,未尝不是一次“头脑风暴”。 不用想太多,看就完了。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分享
邀请